今年以来,“双碳”政策背景叠加煤电价格的飞涨,不但使电解铝的成本水涨船高,还带来了限电措施、优惠电价取消等,令作为电解铝主产地的云南、广西、新疆等能耗双控“红灯”区域产能收缩。
不仅是电解铝,氧化铝生产同样受制于能效双控。
山东、河南、山西、广西、贵州等地的氧化铝都面临减产压力,广西的氧化铝产能要求压减70%,大幅度的减产引发了市场忧虑,氧化铝价格迅速拉升。如果考虑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,北方氧化铝的减产幅度可能进一步升级。
国内供应形势紧张,海外的铝供应同样吃紧。
几内亚从2017年起就成为中国的铝土矿第一大进口来源国,但9月初发生的军事政变一度让矿区宵禁。尽管几内亚方面已经承诺将继续保障出口供应,但在动荡下,其能否如约完成相关协议依然存在变数。
更加糟糕的是,下游的需求却在今年爆发。
新能源汽车出于续航考虑,相较于钢材,对材质更轻盈的铝有所偏爱。新能源汽车单位的用铝量普遍要高于传统汽车用量20公斤左右,铝材在新能源汽车方方面面都有应用。
此外,同样在新能源概念下,电力设施的升级同样对铝的需求量极大。风电光伏装机、发电项目并网、电缆翻新等都需要大量的铝耗材。